清明节,一个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节日,却总是给人一种“人格分裂”的感觉。一边是“哭哭啼啼扫墓去”,一边是“开开心心踏青归”。明明是同一个节日,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氛围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要理解清明节的“人格分裂”,就必须从它的起源说起。它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节日,而是一个古老的节气——“清明”。这个名字就如同它的含义一样,春光明媚,万物复苏,正是踏青春游的最佳时节。所以,清明节最原始的活动选项,就是人们走出家门,享受春日暖阳,感受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。
然而,清明节的“人格分裂”却源于另一个与它紧密相连的节日——寒食节。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汉朝时,定为清明节前三天(现在为前一天)。它的主题则是“禁火”,人们只能吃冷饭,也就是“寒食”。
这个“禁火”的习俗,其实与古人的占星术有关。古人认为,东方为木位,龙星在东方升起象征着“火”。而寒食节恰逢龙星抬头,因此需要禁火,以避免火灾。
但寒食节的起源,却和一个名叫介子推的人有关。介子推是晋文公的重臣,与他出生入死,情同兄弟。后来介子推却选择了退隐,和老母亲一起隐居山林。晋文公四处寻找,却始终无法说服他出山。最后,无奈之下,晋文公在山上点燃了大火,试图将介子推逼出来。但介子推宁死不屈,最终被活活烧死。
晋文公痛悔不已,将介子推葬在了山上,并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禁火寒食,以纪念他。同时,扫墓祭祀的习俗也逐渐发展起来。
清明节的“人格分裂”还与另一个节日——上巳节有关。这个节日也与清明节时间相近,主要活动是去水边沐浴,以洗去过去一年的秽气,让自己的魂魄苏醒。
然而,这个洗去秽气的节日,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浪漫的节日。在封建社会,人们难得有这样一个可以男女结伴出行的机会,自然会借此机会表白、约会,表达心中的爱慕之情。
“曲水流觞”的说法,正是从上巳节演变而来的。人们在河边聚会,饮酒作乐,彼此之间相互倾心,表达爱意。
因此,清明节就成了清明节气、寒食节、上巳节三个日子的集合体。由于时间相近,人们将它们合并成一个节日,形成了如今的清明节。
然而,三个节日糅合在一起,也带来了一些问题。比如,人们在扫墓祭祀的时候,可能会遇到正在踏青游玩的人,这难免会产生一些尴尬和矛盾。
更严重的是,民间在清明节的各种活动,被朝廷给盯上了。唐朝皇帝认为,清明节的各种活动,是对亡灵和鬼神的大不敬,因此下令禁止。
然而,民间的热情无法被轻易压制。人们偷偷地继续在清明节进行各种活动,甚至政府官员也无法抵挡这种诱惑,加入了清明节的活动。
最后,朝廷无奈之下,只好在清明节放假,最初是五天,后来改成了七天。
如今,清明节依然是人们祭扫先祖、缅怀故人、踏青游玩的节日。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,却远远不止这些。
清明节的形成过程,也提醒着我们,要更加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,以及我们身边所爱的人。就像那句俗话说的:“一次生前的孝敬,胜过身后百次扫墓。”“清明烧万堆纸钱,不如在世端一碗饭。”
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里,无论是实地祭扫,还是上网云祭扫,我们都应该在释放自己思念情感的同时,也别忘了给身边的人留下一个“表白”。当然,这个“表白”并非情情爱爱,可以是简单的问候,也可以是真诚的感谢,甚至都不用说出口,只要用心去感受,就能传递出爱意。
清明节,一个充满着矛盾和情感的节日,让我们在追思古人、告慰先祖的同时,也珍惜眼前的美好,爱护身边的人,让这份爱意,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