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是团圆的节日,一家人欢聚在一起,共度佳节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。然而,随着社会的发展,独生子女的增多,回娘家还是回婆家过年,却成了小两口的一桩心事,也成为婆媳关系的敏感话题。
婆家,是民俗习惯,却也潜藏着种种“心酸”。
湖南邵阳的晓霞,嫁到婆家后,每年过年都面临着“剩菜大作战”。婆婆家有两个小姑子,她们总是提前吃年饭,留下许多菜,晓霞一家只能吃剩菜,而且婆婆还死活不让倒掉,这让她苦不堪言。
“每年过年,我就像住在剩菜的海洋里,感觉生活都没有了仪式感。”晓霞无奈地说。
山东的丽丽,则遇到了更令人头疼的问题。她的婆婆是个“奇葩”,结婚前说要大办婚宴,结果最后却借故说公公是公务人员,查的紧,不能办了。最终,丽丽的娘家给她办了酒席,婆婆只出了主桌的4000元,还跟亲戚说酒席是两家合办的。
丽丽的婆婆还霸占了他们的新房,住了两年,还经常说住不习惯,但却迟迟不肯搬走。现在丽丽怀孕了,婆婆依然住在他们家里,还理所当然地要丽丽去她家过年。
“我感觉自己像个外人,在自己的家里却毫无归属感。”丽丽感叹道。
娘家,是温暖的港湾,却也留下了淡淡的“遗憾”。
宝鸡农村的晓月,结婚后,每年过年都和老公回婆家。然而,婆家省惯了的人,让她感觉很压抑。结婚第一年,晓月做了很多菜,公公却嫌菜太多,还说他们家只有四个人,不需要那么多菜。
“我从小在家过年都是满满一桌菜,感觉特别温馨。可到了婆家,却要小心翼翼地控制菜量,这种落差感让我很不舒服。”晓月说。
晓月还发现,婆家对走亲戚特别重视,她一个都不认识,却要硬着头皮去。而娘家这边,大家平时都挺忙的,过年都自己家人开车去玩,除了娘家其他亲戚根本不用走,平时想见个面就行。
“过年本应该是放松的时候,可我却在婆家疲于应付,感觉身心俱疲。”晓月感慨道。
面带微笑的春暖花开,则面临着另一种困境。她嫁到婆家后,因为娘家有弟弟,婆家这边一直都很忌讳她回娘家过年,说是怕“吃福”。
“我结婚五年多了,在婆家过了六年的年,每次过年都感觉很孤单,想念娘家的热闹。”春暖花开说。
雪娃娃嫁给丈夫后,在婆家一直感觉不自在,因为婆婆喜欢吃肉,她喜欢吃素,吃不到一块。每次过年,她都只能在初一拜年后回到妈妈家才能吃到她喜欢的素饺子。
“在婆家,我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,没有归属感。每年过年都心累,很想回妈妈家,跟爸妈聊聊天。”雪娃娃说。
过年回谁家,考验的是夫妻感情。
很多女人排斥回婆家过年,是因为那淡淡的疏离感,酸疼的身体,还有婆家人故意的忽略。过年回谁家,考验的其实是夫妻感情。
了缘OL庆幸自己没有离家千里,两边都能方便来往,而且婆家多年来一直都很不错,老公也很疼她,所以过年只是个形式而已。
在昆明造梦则认为,过年回谁家,要看情况而定:
女方嫁过去的,优先回婆家。
男方去上门的,优先回娘家。
两口子独立居家的,可以轮着来,一边回一年。
两家距离近的,三十、初一在婆家,初二回娘家。
婆家有急事回婆家,娘家有急事回娘家。
哪家强势回哪家,另外一家只能平常多回家几次来补偿了。
过年回谁家,没有绝对的答案,重要的是夫妻之间要互相理解,互相体谅,共同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毕竟,家是温暖的港湾,无论选择在哪过年,都希望能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和温暖。
以下是一些建议,帮助夫妻们更好地处理过年回谁家问题:
1. 提前沟通: 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,夫妻之间就应该提前沟通,商量好今年的行程安排,避免临近春节才决定,引起矛盾。
2. 考虑双方父母的感受: 尽量兼顾双方的父母,不要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。
3. 轮流过年: 如果双方距离较远,可以考虑轮流过年,今年回婆家,明年回娘家,这样可以让双方父母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。
4. 灵活安排: 如果双方距离较近,可以考虑三十、初一在婆家,初二回娘家,这样既能满足传统习俗,也能让妻子回家看看父母。
5. 学会表达: 要学会与家人坦诚沟通,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不要憋在心里,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。
6. 创造新的传统: 如果双方父母都愿意,可以尝试创造新的家庭传统,比如一起出去旅行,或者在家里举行家庭聚餐,这样可以让春节更加丰富多彩,也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。
最终,过年回谁家,选择权在夫妻手中,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让双方都感到幸福的方式,让春节成为一个真正的团圆节日。
评论